庄毓敏:国际化战略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改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和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分析师宋玮认为国际化经营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可以从银行体系整体效率和银行经营自身效率两个角度考察。从宏观上看,国际化经营对银行业整体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行业市场不断成熟和完善,推动银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银行体系效率的提升;从微观上看,国际化不仅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经营效率,还可以通过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分散经营风险,同时国际化经营可以利用学习效应增加盈利。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下滑导致银行盈利水平下降,国际国内更趋严格的金融监管标准抑制了银行整体效率的提高。在此背景之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升级自身互联网品牌,加速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加快了“走出去”步伐,通过缩小与全球领先银行的差距,不断提升经营效率。
以下为文章实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银行国际化对效率的影响机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网络日臻完善。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商业银行纷纷加快在沿线国家的布局,截至2016年底,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62家一级机构,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处。整体来看,5家大型商业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中流砥柱。其中,中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数量最多,截至2016年末,其海外机构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
具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存在如下特征:国际化地区分布和盈利来源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这一区域机构数量占到海外机构总量的一半以上,欧美地区海外机构相对较少;国际化发展仍以粗放型的资产扩张为主,利润对母行贡献有所提升但仍不足;海外存贷款余额连续多年稳步提升,收入结构较为单一,盈利严重依赖利差收入;国际化发展亦面临市场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国别风险以及文化差异风险等诸多挑战,境外减值贷款规模不断增长,境外分支机构的经营风险需要更严格的管控。
国际化经营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可以从银行体系整体效率和银行自身经营效率两个角度考察。
从宏观上看,国际化对银行业整体效率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市场不断成熟和完善,促进本国的金融深化,提升金融市场的运营效率,推动银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银行体系效率提升。
从微观上看,国际化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经营效率。一方面,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银行资产规模,摊薄单位产出所耗费的固定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海外机构所在国地理及经济特点,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的综合化经营也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
二是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分散经营风险。银行在不同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经营风险,避免单一市场的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稳定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进行跨国经营分散风险,获取多元化收益成为跨国银行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是利用学习效应增加盈利。银行在国际化经营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国家的金融技术、管理技能和人才培养方式,从而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率。
二、国际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基于母行的角度
基于我国16家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和效率的现状,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集团:第一个集团是7家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商业银行,包括5家大型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第二个集团是9家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银行,包括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这些银行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或还未起步,海外机构设置较少。
我们选取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的7家银行作为样本银行,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其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反映银行效率的变化。根据测算,2008~2015年这些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大幅改进,也就是说整体效率并没有出现大幅提升,这也说明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所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差收窄可能致使银行业盈利水平下滑。
从市场格局上来看,互联网经济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实时化、个性化、社交化特征对银行业传统服务模式带来冲击。同时,金融业进入了一个以竞争、创新、混业经营为主题的大资管时代,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期货之间的竞争壁垒被逐步打破,形成新的竞合格局。
从监管环境来看,国际国内金融监管标准更趋严格,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经济体引领全球继续进行包括提高资本金及流动性要求的金融监管改革,我国也对商业银行实施了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的提高。
同时,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根据测算,反映银行业技术进步程度的技术进步指数在2008~2015年整体趋于下降,年均增速为-0.5%,而反映行业内各样本银行与行业领导者效率差距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则年均增长1%。说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8年内,中国银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主要是依靠行业内的各样本银行缩小与业界领先银行差距、提升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来实现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针对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漏洞等问题,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金融监管的范围,采取更多措施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金融创新的相对停滞,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得更大的效率进步。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金融业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升级自身互联网金融品牌,加速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缩小与全球领先银行的差距,不断提升经营效率。
我们将中国工商银行等7家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样本银行与浦发银行等9家尚未进行国际化(或正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银行的效率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以说明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整体效率比国际化处于初级阶段的银行要高。这一方面说明效率更高的中国商业银行走在了国际化经营的前列;另一方面也说明实施国际化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
三、政策建议
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新时期稳健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于同时实施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随着综合化经营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与母行经营效率之间呈现着先正后负的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来说,应该在把握当前的银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所处的阶段,权衡综合化与国际化两种经营行为对于母行发展的重要程度,立足于自身优势,明确本行的战略定位,理性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实现经营效率的提升和利润最大化。
顺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化经营网络布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的上升期往往是本国银行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黄金时期,银行的国际化战略必须与国家整体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才能具备坚实的发展根基。随着全球影响力的迅速上升,未来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商业银行规划国际化布局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和抓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既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也是战略性大项目的富集区,这对银行来说也就意味着大量的业务资源。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将推动中国商业银行境内外机构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联动发展,发挥广泛的辐射作用,为深化“内外联动”提供平台。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应顺势而为,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战略机遇。
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当前,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政策将对银行资产规模和杠杆率的增长构成持续的约束,而且粗放型的国际化扩张和高杠杆率发展不利于母行和海外子行经营效率的提高,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需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上来,由做大转而谋求做强,进一步提升母行的经营效率。
编辑 杨雅鑫 张雪
来源 人大重阳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